在出口运输中,很多外贸人关注货物体积(cbm),却忽略了一个更致命的隐患:超重!
别以为装满了柜子就万事大吉,超重不仅可能被码头拒收,还可能导致目的港罚款、清关困难,甚至客户无法提货,时间和金钱双重损失!
今天就来系统讲讲:出口限重到底怎么回事?哪些国家最容易“踩雷”?以及如何科学规避?
什么是限重?为啥出口一定要重视?
所谓限重,是指目的港或船公司对集装箱货物运输重量的上限要求,主要受三个方面影响:
船公司装载政策:不同公司/航线的承重标准不同;
目的国公路法规:很多国家对卡车运输的车货总重有严格规定;
港口设备能力:部分码头吊装能力有限,拒绝操作重柜。
超重后果很严重:
被迫拆柜改船,延误交期;
海关/运输部门罚款或要求分批运输;
目的港提货困难,客户投诉或退货。
各大热门目的港限重概览(简版)
美国:40HQ公路限重约 18.1 吨,超重易被罚。
欧盟地区:车货总重多限制在 44 吨以内,视国家而定。
中东国家(如阿联酋):部分地区支持“超重审批”,需提前申请。
日本、韩国:限制相对严格,重货建议分柜。
东南亚:部分国家如泰国对公路限重严格,易踩雷。
温馨提醒:公路运输比港口限重更严格,即使港口装得下,路上也未必能拉!
五大实战技巧,教你有效规避“超重坑”
提前计算货物总重,别只看cbm!
别被体积迷惑,真正决定能不能顺利出运的,是实际总重!
公式:单件重量 × 数量 = 总重(KG)
例如:250KG/件 × 150件 = 37.5吨(明显超重)
优化建议:
改为 2 个 20GP 分装;
调整包装,降低单件重量。
选对柜型:重货用20GP,轻货用40HQ
20GP 适合五金、石材、化工等重货;
40HQ 适合家具、塑料、服装等轻货。
误区提醒:40HQ看起来大,但最大载重反而比20GP低!
确认目的港“公路限重”,避免被迫倒柜
很多外贸人只确认码头限制,却忽略了目的国公路运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提前让货代确认公路限重
必要时改走铁路、驳船或申请“超重许可”
装柜优化,避免偏重风险
即便总体没超重,如果货物集中一侧或重心不稳,也可能被判“结构超重”。
重货底层,轻货上层
左右前后平衡堆放
使用填充物加固空隙
选合适航线和船公司,不同政策差异大
美线限重严格,不建议40HQ装重货
东南亚、中东相对宽松,审批更灵活
出货前与货代沟通清楚,别一柜“赌运气”
总结
计算重量早于打单,别光盯着cbm;
柜型选对很关键,别贪大求多;
掌握目的港限重规则,提前规划;
装柜合理,平衡受力,稳中求胜;
找靠谱货代,规避踩雷区。
一次超重不仅是成本问题,更可能伤客户关系。出口不超重,订单更长久!
本文出处:航隼帮货代网 | https://www.hangsunbang.com/news/knowledge/1586.html
请尊重作者知识产权,经平台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
上一篇:海运常识:全球主要航线及基本港大全
下一篇:欧洲各国/地区提单及单证要点简明指南